市政协少数民族宗教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民族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支持少数民族村居发展。“十三五”以来,实施发展项目共计41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84万元;筹措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二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功举办了少数民族各类文艺活动,鼓励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向少数民族村居群众讲解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三是有效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近三年来共为民品企业拨付生产贷款贴息1562.64万元;通过承办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脚竞速、押加比赛等,有效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业余生活。
经过对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建议》的反复研究探讨,我部认为你们提出的建议与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高度契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开展专题研究,并安排专人跟进落实。市民宗局、市体育局等会办部门将涉及各自领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我部,经梳理汇总,并报经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同意,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3条、落实了3条,具体情况如下:
1.全面加快少数民族村居发展步伐,促进乡村振兴。一是扎实做好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积极对上协调争取,落实更多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少数民族村居建设,同时将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效益最大化。对确定实施的项目,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倒逼项目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达效,助力少数民族村居乡村振兴。二是着力发展少数民族长效产业。在建设好少数民族村居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依托其自身优势,通过借助外力培育民族村高效农业项目、开拓民族村特色旅游、发展民族村工业项目等方法推进“富民强村”,把构建长效产业、长久就业、长期增收作为少数民族村居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让产业拉动成为少数民族村居长效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加强少数民族村居文化建设。加强少数民族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丰富村民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邀请专业人员赴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开展特色文化培训,进一步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四是确保群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继续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少数民族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不断提高特困供养保障标准;依托电商培训发展少数民族村居农村电商,为少数民族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扶持、政策帮扶和就业援助等服务,对具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帮助其申请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一次性创业补贴等。
2.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方式,促进交流融合。一是积极创建示范点。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红石榴家园”创建工作,健全“红石榴家园”工作机制。全面整合“红石榴家园”创建资源,以点带面,共建共享,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点平台作用,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二是有效扩大覆盖面。及时宣传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政策和决策部署,采用常态报道和重点报道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族重点活动进行宣传;加强民族法律法规等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法规影响力和执行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活动,探索校园开展实践活动的体制机制、载体渠道和方式方法。三是充分运用新媒体。发挥“互联网+”作用,加强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应用,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受众,以传播图文、视频等数字化产品的方式开展,既注重大题材、大制作,又考虑内容短小精悍、适宜民众接受的典型事迹宣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主动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合力。
3.持续提升民族事务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共同繁荣。一是推进党的民族政策落地落实。落实民品优惠政策,及时做好民品企业的贴息审核和发放工作;做好清真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止“清真”概念泛化;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维护民族领域和谐稳定;一如既往地支持宿迁中学继续办好“新疆班”;推荐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村居文旅项目申报省级以上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产品宣传、规划编制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二是推进民族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纳入全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每个周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计划;鼓励各县区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或在本市体育运动会中增设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运动员选拔机制;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点做好项目备赛参赛工作;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支持力度,推动优秀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红石榴家园”为依托,将民族传统体育盛会、民族传统文化体验等民族特色纳入示范基地建设内容,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典型事迹,不断巩固深化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引导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我市,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在就业、生活、医疗、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亲情关怀和贴心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感谢你们对民族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提出的宝贵意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指导、监督。
中共宿迁市委统战部
2021年7月29日
联系人:葛晶晶
联系电话:0527-84360260、13805247123
抄 送:市政协提案法制委 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