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推动东西部协作绘就“石榴红共富”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4-09来源:访问量:0

近年来,余姚市委统战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锚定“走在前、创一流”的工作目标,依托产业、劳务、医疗三个协作关键点,全面推动东西部协作共同富裕工作,助推对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共同富裕,谱写了余姚昭觉山海协作新篇章。

引领产业协作 凝聚“共富情”

四川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的牛棚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毛色光亮,承载着村民的共富热望,这得益于余姚市与当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雁阵工程”项目的深入实施。余姚市委统战部联合余姚企业,通过大户带中户、中户带个户的方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共富模式,目前,合作社肉牛养殖达706头,带动合作社年均增收超50万元。同时,全程跟进项目建设,积极落实保底收购机制,签订采购规模达3000头的保底收购合同,切实解决肉牛销售不稳定问题。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余姚市委统战部还联合工商联、统战社团等力量积极牵线统战成员、民营企业家等赴昭觉开展项目援建、合作共建,2024年共引导9家民营企业赴昭觉投资,新增实际到位资金8546.3万元。

此外,余姚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甬凉“两地仓”作用,借助农博会、东西部协作直营店等载体,通过政府购销、商超直销、电商营销等方式,全力拓宽消费帮扶销售渠道。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金秋行动”等5场活动,共采购、促销四川省特色农产品6945万元。

聚焦劳务协作 绽放“石榴红”

202412月初,首批180名昭觉县各族务工人员开启来余姚务工之旅。近年来余姚市委统战部联合当地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四明石榴红就业共富”活动,发动昭觉各族群众来姚务工增收,每季度发布用工信息5次以上,提供岗位信息4452个,并组织召开27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促成了3863个工作岗位落到实处。

此外,为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技能水平,余姚市积极安排昭觉各族务工人员参加岗前培训、集中技能培训等。如余姚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执行会长单位通过以工代训、集中培训等模式,聚焦短平快和服务“一老一小”两个方向,开展订单式培训和招聘模式,累计完成以工代训培训5214人次,集中培训5850人次。

除了开展技能培训,余姚市委统战部还在余姚建立了昭觉县劳务服务站、昭觉籍职工之家等阵地,实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稳岗管理,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同时,积极开展节日送鲜花、暑期送清凉、节前送温暖和篮球运动会等活动,巩固劳务协作成效。近四年,昭觉县来余姚务工人员稳岗率达到73.6%以上,定向输出昭觉劳工到余姚务工3071人,稳岗三个月以上2259人。

构建医疗协作 共绘“同心圆”

两年前,昭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的理疗区“门可罗雀”,“科室关门”甚至一度长达2个多月。为改变这一状况,余姚市从硬件、管理、诊疗水平三方面着手,有效促进了昭觉县医疗水平的提档升级。

为提升软硬件条件,余姚市委统战部一方面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580万元,助力实施昭觉县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2410月底落地建成,着力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四川民营企业家的支持配合,协助昭觉县人民医院引入SPD系统,实现高值耗材从厂家到临床使用的全程跟踪监管,实行精细化管理,减少资源投入,避免耗材管理风险点。2024年,昭觉医院业务量增长17%,耗材采购成本下降300万元,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疗水平要提升,医疗团队是关键。余姚市依托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医疗专家力量,加强“师带徒”培养工作和专业素质专项培训,2024年“师带徒”结对20对,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及科室业务培训82次,累计培训医院医务人员1188余人次。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主办单位:中共宿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技术支持:开普云
copyright @ 2006-2008 www.sqtzb.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15009910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0202080113号